研究专著 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划案例会员成果
返回首页

许维勤:全面建成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

时间:2018-01-22 16:20来源:未知 作者:许维勤 点击:
原文发表于《福建日报》2017年12月11日理论周刊“求是”版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7-12/11/content_1074375.htm?div=-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响亮开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站上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的要求。
 
    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环节。这个环节,既是对以往发展成效的验证,也是开启新征程的基础。从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将面临复杂环境的挑战。因此,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可以大大提振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干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动力,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良好基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已经成为全国人民乃至举世瞩目的一份期待和一种指标,衡量和验证着中国发展的成效。如期全面建成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就是继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党再次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将极大激发广大人民对党的领导的衷心拥护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大信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可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良好基础,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迈得更加扎实。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必将为走好新征程和民族复兴之路开辟坦途。
 
    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必将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四个自信”,为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赢得良好国际环境。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无可辩驳地证明,一个有着深厚文明积淀的古老国家,完全有能力走好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理论、完善自己的制度、发展自己的文化,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产生广泛的国际道义力量,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良好外部环境,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依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里程碑的全面小康,当然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要着眼于新时代新要求,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打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因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努力。
 
    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聚焦全面小康各项目标,大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医疗卫生和养老事业,改善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要坚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按照十九大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努力建设平安、美丽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重大风险,增进社会和谐。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特色研究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