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绳华:习近平同志福建十八年 ----彪炳青史的辉煌篇章

时间:2014-08-25 12:32来源:未知 作者:张绳华 点击: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该文发表于《终身教育》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讲座)

      张绳华

(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督导组组长、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上述名言出自明朝心学家王阳明《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此话大意是,用心观察某一事物时,便能窥见真相、触及真理。用王阳明这番话作为引子,回顾一段重要的历史,让我们走近习近平总书记,走近党中央。

 

南国春早迎赤子——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1956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发展时段,紧接着,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非同寻常的运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剧烈动荡。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东风强劲,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我们国家终于迈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习近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伴随着共和国艰难历程而生活、成长。

裹挟一身北方的雄风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习近平出生于北京,在首都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平静生活掀起了波涛。1962年,他的父亲习仲勋因为《刘志丹》一书,遭受康生诬陷,背负莫须有“罪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长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正是习近平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青春岁月,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

“文化大革命”初期,幼小的习近平及家里人被迫迁出市中心区,搬到其母亲齐心任职的中央党校宿舍,据说当年房子旧址已变成如今的人工湖了。从小倔强、机灵的他,同家里人一道经历了一番政治风波的洗礼,渐渐长大。19691月,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他来到了延安地区的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起初一阵短暂的迷茫、徘徊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他在农村扎下根来,与群众打成了一片,勤奋劳作,努力学习,深入思考,同时还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给父老乡亲。他深得人心,深孚众望,在当地入了党,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和基层干部身份的历练,让习近平对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说过:“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1975年,清华大学分配给延安地区2个招生名额,其中一名给了延川县,在县教育部门力挺下,习近平幸运地进入清华大学深造。乡亲们依依不舍地送别习近平,其中十多位乡亲一直陪伴他到了县城,并合影留念。珍贵的历史照片,见证了他当年与群众的密切关系。

1978年春天,习仲勋复出后不久,即赴广东省担任主要领导,以其大智大勇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为其后全国雄伟壮阔的时代进军探索了道路。这时,正是习近平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迎来新生活的曙光,步入了人生另一轨道。大学毕业后,他成为现役军人,进入国防部工作,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耿飚的秘书。这时,他初次接触军队工作,从高层上了解军情,为今天的治军奠定了基础。“能打仗,打胜仗”,或许就是那时候的思想萌芽。三年后,他提出到地方基层工作的请求,不少人大惑不解,但习近平仍然坚定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义无反顾地到了河北省正定县,起先担任县委副书记,后来担任县委书记。

在习近平步入社会的头十七年,其中从1969年到1978年初的十个年头,由于家庭原因,无论他在农村还是高校都是极其艰难的,后七年在军队、在县里,头角渐露。纯朴的黄土地民风,让他领略到植根民众的力量和幸福;纯洁的清华园学风,使他如饥似渴地汲取了知识智慧的养料;纯正的革命家风,铸就了他坚定坚毅坚强的品格和魅力。习近平一共递交过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三个入学志愿填的全是清华大学,毫不犹豫地坚持从中央机关下农村基层。北方人的豪放豁达坚忍,先辈们的勇敢无私睿智,渗入了习近平灵魂深处。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

福建山多水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地灵人杰、民风纯朴,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但如果算上13.6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似应称为“六水三山一分田”更为确切。

1985年到厦门任职,到2002年底离开福建,这十八年成为习近平从政生涯的重要一站。“我是1985年到福建工作的,先后在特区厦门、山区宁德、省会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了17年半,亲身经历了福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日新月异、沧海桑田的过程,与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我为能亲身参与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感到十分自豪。”“福建的山山水水总是让我魂牵梦绕,福建在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总是让我感到由衷高兴。”习近平是个重感情的人,曾三番五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福建的感情。1985年,习近平从河北正定县到厦门市担任副市长,凑巧的是,履新那天正是他32岁生日。习近平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福建时的情景:“当时福建整个形势比我想象的要欠发达一些,我是19856月份到厦门上任的,从福州到厦门一路走了8个小时。交通条件比较差,道路比较狭窄,到了厦门以后呢,感觉也是出乎意料,过去说是海上花园,但是我看到的市容市貌,都是显得比较陈旧一点,所以厦门的同志也跟我说,美丽的厦门岛好像是一个青春少女,但是穿了一件破衣服。”1988年,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1990年起,他在福州市担任6年市委书记(1993年至1996年,以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身份兼任市委书记),后任省委副书记、省长。从经济特区到贫困地区再到省会城市,从副职到主官,从地市领导到省领导,期间还多次兼任当地驻军负责人。福建十八年除了他从政经历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厦门工作期间,他和彭丽媛喜结良缘,在福州工作期间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习明泽,意为天下开明、泽被苍生。“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习近平对女儿的期盼,也是习家质朴家风的写照。福建十八年,他成就了一番事业、构建了幸福家庭,诚如他自己所说“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