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昌培学术思想团结学 特色论 共和观 明言经
返回首页

《团结学》前言、后记及目录

时间:2009-12-15 10:44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团结,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目的、理想而建立的协调、和谐、一致的社会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团结作为“百手巨人”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团结学》前言

 
苏昌培
   
星移斗转,世界变幻。人类历史长河正沿着和平、繁荣、文明的方向奔腾不息。但是,社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战争与和平、动荡与稳定、停滞与发展、倒退与进步将长期并存。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不管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民的团结始终是力量之源,安定之柱,胜利之本。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团结”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时代命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团结,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目的、理想而建立的协调、和谐、一致的社会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团结作为“百手巨人”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团结思想和团结文化。中国古代“和为贵”的仁政思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观点,“政通人和”的治国之道,无不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团结思想的火花。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无产阶级运动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庄严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就提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新中国”的思想,邓小平多次阐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江泽民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些精辟的论断,把团结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使得团结的思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现在,团结问题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中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人们追求团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团结一致,和平共处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美好的懂憬。社会实践充分表明,在人类生活中,团结既是最普通的常识,又是最高境界的战略思想,最深奥的人文知识,最广博的社会软科学。然而,目前对团结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团结理沦,难以适应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我们要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研究团结的规律性,丰富和发展团结理论,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团结学科,这将有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庄严使命。在七十年艰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结束了内忧外患“一盘散沙”的局面,结束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把贫穷落后、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建设成独立自主、欣欣向荣,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新中国。这一辉煌的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保证。”今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特别是现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存在替代的必然性,也存在反替代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里还十分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准备足够硝烟战争的同时,又着手发动非硝烟战争,对社会主义展开和平演变的新攻势。硝烟战争是从外围向内推进,以攻城为重点,非硝烟战争是从内部制造动乱向外推开,以制造假象,攻心搞分裂,破坏团结为目标。对侵略的硝烟战争,人们具有坚强反侵略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对非硝烟战争的和平演变,人们的思想往往准备不足,经验又不丰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趋同力,强化人民的向心力,才能取得反和平演变的彻底胜利,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对科学来说,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过程及其看法,都应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些问题:团结,既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又是最精深、最广博的问题,它是怎样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规律,障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实现团结等等。1989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得到马克思主义团结学说的启发,与一些同志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深切感到建立一门马克思主义团结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积极防御和平演变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是人类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团结学》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团结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对团结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团结一般特征及其特殊表现形式,寻求增强团结意识,以及增进团结的方法和途径。集中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命题,研究团结与社会稳定,团结与民族共进,团结与祖国统一,团结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的关系,展示了共产主义大团结的光辉前景。这本书仅仅是研究团结问题的一个初步尝试,由于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时间比较仓促,在体系上,材料引用上和具体内容的论述上都可能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这本书的出版问世,能为今后有志于这方面研究探索的同志提供一块基石,使团结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团结学》后记
 
团结就是力量,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真正把团结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还是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1989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以及部分省、市、自冶区、解放军部队的领导同志,就团结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深入探讨团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致的看法,我们认为,就团结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一门学科很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这个想法得到了有关方面领导和学术界知名人士的赞许和鼓励。这就为《团结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团结学》是在实践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交叉点上生长出来的,因而,它是扎根在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坚实的土壤中。但是,任何一门新的学科当它刚刚出现时,都不会那么完善,都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得到充实,都需要在一批又一批科学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中完善和发展,我们所编写的这本《团结学》也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在读者的批评和共同探讨中加以完善。
《团结学》从酝酿到成书历经两年,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福建社会科学院领导积极支持,《福建论坛》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在资料缺、时间紧的情况下,利用工作之余进行编写,他们为《团结学》的问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团结学》目录
 
                                                            
第一章   团结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团结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团结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团结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团结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团结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团结在中国历史上的宏观形态
      第三节  团结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创立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团结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第四章   团结的一般特征及特殊表现
      第一节  团结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团结的特殊表现
第五章   团结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正确认识妨碍团结的因素
      第二节  团结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团结与国民教育
      第一节  国民团结意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
      第二节  国民团结意识的正面与负面的现实考察
      第三节  教育与培养国民团结意识
第七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的基础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的本质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的强大生命力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的实现
第八章   团结与社会稳定
      第一节  稳定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第二节  实现社会团结稳定的基本条件
第九章   团结与民族共进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
      第三节   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第十章   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一节   海峡两岸实现团结统一的共同基础
      第二节   “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实现团结统一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加强团结合作共图统一大业
第十一章    团结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
      第一节    团结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重要课题
      第二节    影响世界团结的因素
      第三节    实现世界团结之路
第十二章 人类大团结理想的实现
      第一节  人类大团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人类大团结的特征
      第三节   实现人类大团结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   为实现人类大团结努力开拓
后记
 
(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