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昌培学术思想 团结学 特色论 共和观 明言经
返回首页

尤小波:深切怀念我的舅父苏昌培

时间:2019-10-21 12:11来源:未知 作者:特色研究会 点击:
今天,无论是阳历、阴历和11年前的今天都是一样。 倘若说是这是个神奇的日子,那是因为作为亲人的我们,带入某种情感色彩在里头了。

今天,2019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廿三),阳历一年中的第294天。看似很普通的一天。

在历史上的今天,一定发生过很多事情,却无法让我们那么刻骨铭心。

就在11年前的今天,即2008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廿三)。

一位老人,离开了人世。

一位我们最敬爱的亲人逝世了。

今天,无论是阳历、阴历和11年前的今天都是一样。

倘若说是这是个神奇的日子,那是因为作为亲人的我们,带入某种情感色彩在里头了。

 

 

越是靠近这个日子,越不敢翻开这一天的日历。

因为,我们不相信,他的离去是事实,即使11年了。

11年前的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仍然是那样的清晰。

一位老人的离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生离死别的事儿,似乎每天都在发生。

而对于跟这位老人相关的我们来说,却如同巨星陨落般的心情。

之所以,不忍心翻开这个日历。因为,我们怀疑这日子本来就不存在。他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他的身影、他的话语、他的笑声,还有他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

原来,他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有人说,这是一个以利益、美丽为社交货币的年代。尽管这样的说法,我们不敢苟同。

但是时至今日,仍有除了亲人以外的人们在以各种形式在纪念这位老人,如不同的纪念文章散见于一些自媒体。我们还是觉得难能可贵。

作为这位老人的亲人、子孙,我们为之感到自豪。

谁说人走茶凉?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从这位老人身上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魅力永存。



不忍心翻开日历,不想让时间流失,不愿意想起那一天的悲伤。

在历史上的今天,曾经有过惊天动地的事情。

1879年的今天,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人类从此告别了黑暗,夜晚有了明亮的灯光,让人们可以延续白昼、延续劳动的生命。

在11年的今天,中国铁路第三次提速,为人们生命的连接缩短了距离,提升了民众出行的时效。

也是这一天,我们整个家族陷入了万分悲恸。

全家人尊敬的一位老人,安详静默地离开了我们,愰如天上的一颗巨星突然陨落。这颗巨星是相对于自己的亲人、儿孙们来说的。

其实,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

不同的是,他曾经为一些人们作了些他初心想做的事情。

要有“造福百姓两袖清风”的豪气。他曾经这样说,也这么做了。

为官一任,不忘初心;

为民办事,肯下力气;

百姓受益,我心满意。

他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初心、无愧自己的良心。

11年前的今天,他就这样走了,没有留下任何的财富。

不!

他留下了足以让他的后辈子孙、一代又一代永远传承、不可以金钱论说的数不清的精神财富,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特色论》、《团结学》、《共和观》和《名言经》等。

这四本论著,至今仍可以指导我们实践。

他在不熟悉的人眼里中可能是“高贵”的人、“位高权重”的领导。

因为他曾经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担任过福建省南安县委书记、莆田地改市后第一任市委书记等职。

而事实上,他以一生的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党员干部就是勤务员的样子。

他60年代担任公社书记,文革受到冲击,被戴上“走资派”的高帽子,游街批斗,即使是脚长脓也没能幸免。让旁边的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看着他步履艰难,有人偷偷在游街后搀扶着他走。

有心的人还以此为素材写了篇短篇小说《并蒂红柑》。

感恩这样有心的人们,让我们这些儿孙们透过文字看到自己可敬的舅父如此的艰辛和坚定。

即使狂风暴雨也没有压垮这位“走资派”,没有夺走他钢铁般坚定的共产主义意志。

他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那样非人的折磨下,从没有退却过,没有考虑过自己任何的得失,没有抱怨过什么。总是相信风雨之后便是彩虹。

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真正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志气。

一心为民,这是实实在在的。

在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考虑的最多是没有时间为老百姓做事,焦急的是怎么帮助群众、怎么带领他们走出贫困。


他生活过的地方,他工作过的地方,他主政过的地方,在群众都留下了这样那样的“传说”。这是他给人们留下的深刻记忆。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追求特色”的锐气。第一部论著《特色论》就是在实践中书写出来的,并在1995年3月发起创办了福建省特色研究会。

经常有点“不一样”的想法,

干出点“不一样”的事儿,

寻求有点“不一样”的效果,(责任编辑:特色研究会)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